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图4.16,安排学生做这样一个活动:给他们几个地方选择,决定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可选择的地方包括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可选择的农业生产部门包括林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图4.16,安排学生做这样一个活动:给他们几个地方选择,决定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可选择的地方包括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可选择的农业生产部门包括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当然,学生在选择时可能不会出什么差错,但重要的是让学生说出这样安排的原因。只有真正说出原因,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因地制宜”的含义。在学生说明之后,可以简单归纳,看看学生在安排农业部门生产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上面的选择只是从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应该发展哪个大的农业部门,当我们进行具体的生产时,又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呢?”从而引出下面的学习。
2.关于图4.17与第104页活动3的结合。我们可以将活动3安排在前面,让学生选择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在图4.18的B、C两点进行。当学生叙述完自己的选择理由时,我们自然就会得到图4.17的内容。另外,还可引发学生继续思考: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种果树,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山区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
3.第103页的活动1和活动2可以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从报纸、杂志或互联网上查找一些关于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实例,并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失误的地方,如果是反例,还应提出一些建议。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但教师在讨论的最后要落到一点上,即: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之前,可以安排学生课下进行一个小调查,看看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小的时候都吃什么,供给量怎么样?然后和自己现在的状况作一下对比。并且思考: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出新课。
2.也可以这样来引入:找一些我国农业产量的相关数据,再找一些我国耕地状况、水土流失状况以及污染状况的数据,结合第106页活动1的数据,请学生分析:我们国家的农业现状如何?原因是什么?同时结合一些实例,让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还可以补充一些实例,例如在长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在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等等。
3.对图4.19的分析。在学生读出几个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后,请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这些地区成为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什么?(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2)为什么华北平原没有成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地人口稠密,消耗量较大)
4.如果可能的话,教师可以结合所讲内容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生态农业村进行参观,包括现代化养殖场、无土栽培实验区等。
5.在安排学生将数据转化为统计图时,教师先不要给任何提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画出能够说明问题的统计图,然后全班可以进行交流评比,看看哪种统计图最能说明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成就。
6.关于第107页活动2。首先应当让学生看图说话,描述桑基鱼塘的整个生产过程,并最好能够画出一幅流程图。接着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农村利用秸秆、牲畜粪便生产沼气,并将剩下的渣子作肥料的例子,同时也请学生画出流程图,并将两幅图进行对比,思考:他们存在着哪些一致的地方?(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废物,都对环境没有损害)
两幅流程图大致如下:
?
7.关于第107页活动3。在组织学生讨论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建设方向的原因之后,教师可以找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来分析,例如长江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对长江水文状况的影响(包括含沙量剧增、易发生洪水等等)。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全面理解。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A.农业B.工业
C.商业D.交通运输业
2.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生产部门是
A.种植业B.林业
C.畜牧业D.水产业
3.我国主要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大致为
A.年降水量200毫米线
B.年降水量400毫米线
C.年降水量800毫米线
D.年降水量1600毫米
4.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山地主要发展
A.种植业B.畜牧业
C.水产业D.林业
5.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
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
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
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6.我国重要的花生与温带水果的产地是
A.东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7.下列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的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D.海南岛
8.我国四大牧区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广阔的天然草场
B.平坦的高原地形
C.连绵的低山丘陵
D.丰富的冰雪融水
9.不是我国重要棉花产区的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新疆南部D.东北平原
10.下列关于我国的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作物是“南麦北稻”的分布格局
B.糖料作物是“南甜北甘”的分布特点
C.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三大油料生产区
D.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
11.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①开垦荒地,在山区修筑梯田②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③用科学方法种田④开发沿海滩涂,建商品粮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实现“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生态农业区是
A.华北平原B.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D.山东丘陵
13.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应重点发展
A.水稻种植B.蔬菜、禽、蛋等生产
C.花卉种植D.亚热带水果
14.属于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气候、土壤B.热量、水分
C.市场、技术D.地形、气候
15.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观点的是
A.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地势低洼处,挖鱼塘养鱼,鱼塘围植桑、种甘蔗
B.在干旱草原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C.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上开垦耕地
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毁林开荒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
16.读我国农作物分布略图,回答问题。
⑴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图中,A、B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⑵在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图中,字母C、D、E、F代表甜菜的是____,代表甘蔗的是_____,代表油菜的是_____,代表花生的是_______。
⑶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图中,①地耕地多属于_____(旱地、水田),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_______。
⑷从图中看出,我国棉花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地区。
⑸从图中看出,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于我国____部,而且大致以___________一线为界,南北不同。这是因为从地形上看,那里多______;从干湿地区看,那里是________区和_______区,属于________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⑹在农业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原因是什么?
17.右图是我国东南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是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使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分析回答问题。
⑴用材林宜在,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渔业宜在,耕作业宜在______。这说明农业生产的布局原则是___________。
⑵当地如果要种植粮食,一般种植_
_______,当地若种植油料作物,一般种植_______,当地农作物的熟制一般是________。
⑶如果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是地;
⑷该地森林的主要环保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这个地区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你认为可发展建设哪些加工业(厂)?如、等。
九年级地理单元检测题(十九)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AABDBCDADDBCBCA
二、综合题
16.⑴水稻小麦⑵DCEF⑶旱地一年二熟或两年三熟⑷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新疆南部⑸东秦岭——淮河平原湿润半湿润季风⑹保护那里脆弱的生态环境
17.⑴ABDC因地制宜⑵水稻油菜一年二熟⑶A⑷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⑸食品厂、粮食加工厂、果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等(写出两个且合理即可)
?
中考政策中考状元中考饮食中考备考辅导中考复习资料